“中國聲谷”響起拔節聲
2018-04-133720人次瀏覽
作為定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中國聲谷厚植先發優勢,不斷創新提速,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平臺支撐到產業發展與應用的人工智能產業鏈。未來,中國聲谷將推進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在重點領域的應用,營造良好的產業環境,邁向世界人工智能產業集聚高地
科技部日前公布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中國聲谷核心企業科大訊飛入選,明確將依托其建設智能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以成熟的智能語音技術為先發力量,位于合肥高新區的中國聲谷自2013年起便開始布局人工智能,目前,已入駐科大訊飛、新華三、賽為智能等240余家企業,集聚了眾多人工智能細分領域的核心企業。同時,中國聲谷依托中科大、中科院等國內領先科研院所,以及中國類腦智能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實驗室——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平臺支撐到產業發展與應用的人工智能產業鏈。
中國聲谷,這個創新氛圍濃厚、科研成果豐碩、產業環境完善的國家級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如今正在不斷創新提速,拔節壯大,搶占智能風口,邁向世界人工智能產業集聚高地。
打造產業新高地
中國聲谷搭建多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平臺,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先行區和智慧產業新高地
“我們用兩年時間將創業想法變成智能產品,銷售了10萬只智能語音鼠標,并獲得多輪融資,實現企業造血。”中國聲谷企業安徽咪鼠科技公司負責人馮海洪說,從技術開放、資金支持到產品市場推廣,中國聲谷讓企業可以獲取發展所需的各項資源支持。
“事實上,中國聲谷已經具備了很多先發優勢,建起多個人工智能發展平臺,集聚了一批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安徽省信息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裁、中國聲谷項目負責人祁東風對經濟日報記者說,中國聲谷對創新型企業和創新要素的吸引是長期的、系統的、全方位的。
2017年9月,安徽省出臺支持中國聲谷建設的專項政策,明確設立總規模達5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8億元的專項資金,加快推進產業高地的平臺建設。目前,中國聲谷已經建成具有影響力的智慧云服務平臺、互聯網+創業平臺、創意研發中心以及智能體驗中心等產業發展平臺。
作為定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中國聲谷以“政策紅利”和市場化運營管理提供面向人工智能產業鏈的全方位服務配套。祁東風表示,人工智能產業鏈激活了創新人才、盤活了創新要素,疏通了上下游企業、中小型企業合作共贏渠道,由此形成產業化效應和發展新動能。
日前,安徽省政府通過了《中國聲谷發展規劃》,明確要搶抓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重大戰略機遇,創新發展模式,厚植先發優勢,打造好“中國聲谷”戰略品牌,堅持研發攻關、產品應用和產業培育一體推進,積極建設全國重要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先行區和智慧產業新高地。
賦能智慧經濟建設
今年,中國聲谷將重點在核心集聚、招大引強、智能終端3個方面發力,下好智慧經濟建設“先手棋”
2018年2月7日,合肥市政府與北大方正信息產業集團(以下簡稱“北大方正信產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今后將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設、智能家居、智慧產業基金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推動合肥智慧經濟發展,加快推進合肥智慧城市建設。
北大方正信產集團是中國乃至全球信息產業最具影響力的IT技術和服務提供商之一,擁有1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包括2家上市公司。“合肥緊抓人工智能發展大勢,在打造中國聲谷過程中集聚了眾多科技創新技術與人才。正是看到合肥人工智能產業的欣欣向榮,因此公司選擇開展合作。”北大方正信產集團CEO劉建表示。
“2018年是中國聲谷發展的關鍵年,如何讓人工智能產業鏈向縱深延展,讓人工智能更多地賦能智慧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開放生態,集聚更多行業龍頭企業。”祁東風告訴記者,中國聲谷將積極承載合肥市與方正IT“智慧+”合作項目落地,共同推動智慧黨務、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教育等方面的合作,打造全國標準化智能家居示范社區,建設全國智能家居標桿產業園。同時,依托北大方正集團資源,圍繞方正字模的生成使用技術進行創新應用。
今年,中國聲谷將重點在核心集聚、招大引強、智能終端3個方面發力,下好智慧經濟建設“先手棋”。中國聲谷正在招引行業內著名語音及人工智能企業,如云知聲、思必馳、百度等,實現芯片、算法等人工智能源頭核心技術集聚。同時,中國聲谷將聯合金山(WPS模板)、百度(AI算法)、神州泰岳(語義平臺)共同打造智能寫作機器人項目,并將建成世界首發的語義開放平臺,平臺第一年預計調用率超過1億次,實現企業用戶超10萬家,技術覆蓋美國等地區。此外,中國聲谷將填補安徽智能制造產業空白,打造領先的智能終端產業平臺,包括產品設計、手板、注塑、檢測檢驗等中心。
積極參與全球競爭
加強原始技術創新和產業模式創新,充分釋放產業基地創新活力,是中國聲谷參與全球競爭的重點工作
2018年3月,合肥高新區正式對外發布《合肥高新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8—2025年)》,到2020年,合肥高新區將在全球語音智能、類腦智能、量子智能、大數據智能領域形成“四領先”技術優勢,初步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實現人工智能產業產值1000億元。到2025年,合肥高新區人工智能產業進入“領跑”階段,具備全球頂尖的人工智能發展環境,成為帶動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核心地區之一。
“中國聲谷產業發展方向和戰略路徑非常清晰,即要打造全球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加強原始技術創新和產業模式創新,充分釋放產業基地創新活力是下一步參與到全球競爭中的重點工作。”安徽省經信委副主任王厚亮表示,未來,中國聲谷將聚力創新,推進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在重點領域的應用,塑造全球最優秀的產業環境和產業鏈條。
基于現有產業鏈,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各區域競爭拼的是創新的能力和產業升級的速度。祁東風表示,為解決產業鏈底層技術創新和人才問題,中國聲谷將著力集聚核心技術、人才與項目,提升中國聲谷行業影響力,營造中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小氣候”。
人工智能基礎層包括智能傳感器、智能芯片、算法模型,其中,智能傳感器和智能芯片屬于基礎硬件,算法模型屬于核心軟件。這些都將是中國聲谷今年要發力建設的底層架構。目前,中國聲谷已與中科院智能所達成深度合作,將率先在農業機械傳感器研制、農業大數據開發等方面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