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安徽省民營經濟發展“成績單”
2017-08-284151人次瀏覽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圍繞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總體部署,繼續實施民營經濟提升工程,聚力優環境、育主體、促雙創、創品牌、搭平臺、強服務,民營經濟保持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態勢。1-6月,全省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實現增加值3782.6億元,同比增長8.5%;民營企業進出口97.4億美元,同比增長15.7%;民間投資9099.6億元,同比增長6.8%。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共有私營企業83.2萬戶、個體工商戶254.3萬戶,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25.8%和16.2%。這得益于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抓營商環境優化,進一步提振企業發展信心。集中發布2016年度民營經濟“1+3”報告,包括民營經濟、產業集群專業鎮、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發展報告,全面宣傳民營經濟發展的新成績、新成效。組織省直主要媒體、網絡媒體圍繞我省民營經濟發展進行宣傳報道,《安徽日報》在主要版面先后推出專題報道40余篇。深入開展百名干部進千企活動,共走訪調研企業1233家,幫助解決問題近2000個,受到普遍歡迎。開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專項調研,起草《關于推動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若干意見》。修訂《安徽省地方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出臺《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實施辦法》。加快推進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應用,截至今年6月底,通過全省在線平臺受理事項超12萬件,居全國第2位。
二是抓政策措施落地,進一步增強企業獲得感。在落實去年省政府“降成本20條”的基礎上,推動出臺“降成本新10條”,著力降低用電、用氣等壟斷性行業價格和收費。初步統計,上半年全省約為實體經濟企業降低成本504.95億元。在實行 “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的基礎上,再整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截至今年6月底,已發放個體戶“兩證整合”營業執照28.57萬份,變更登記13.46萬份。依托中國國際徽商大會,向社會資本推介PPP項目1035個,總投資8232億元,已有174個項目落實了社會投資主體。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納入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項目201個,已落地126個,民營企業參與率達42.1%。
三是抓全民創業興業,進一步壯大市場主體。制定《安徽省成長型小微企業評價認定管理辦法》,開展成長型小微企業評價認定并給予一次性獎補。打造創業服務云平臺和創業創新競賽平臺兩大服務平臺,實施統籌推進創業逐夢、創業領航、創業筑巢、融資暢通、青年創業、高端人才創業、返鄉農民工創業、大學生村官創業等“八大工程”。截至目前,我省建成城市就業創業園、創業街、農民工創業園、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留學人員創業園等專業化創業園(區)662個,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7個,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135個。加強創業人才培養,與安徽大學等高校共建創業大學5所、創業學院25所。組織舉辦2017年“賽飛”創業輔導師培訓,上半年培養70名創業輔導師。
四是抓創新驅動發展,進一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制定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綜合評價辦法,擇優確定500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在省區域性股權市場設立安徽省“專精特新板”,對在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的專精特新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出臺《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實施方案》和《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修訂實施省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細則。推動高新技術優惠政策落實,今年1-6月,全省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優惠共計718戶,減免企業所得稅16.3億元。落實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全省享受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2311戶,享受加速折舊額5.75億元。引導企業加強新產品開發,新認定省級新產品266項,新增銷售產值158億元,實現利稅37億元。推動出臺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實施意見,開展智能制造示范行動,重點實施智能制造項目283個。
五是抓資金瓶頸破解,進一步拓展企業融資渠道。對符合條件的法人金融機構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累計釋放資金44.56億元。推動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部,嚴格落實小微企業貸款“三個不低于”要求,提高金融服務覆蓋率和可得性,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0912.19億元,較年初增加1165.51億元,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4.8個百分點;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96.38%,同比提高了0.42個百分點。今年1-6月,新發放稅融通貸款65.75億元,全省稅融通貸款余額為153.39億元,比年初增長8.97億元,累計服務企業6071家。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共安排續貸過橋資金39.86億元,其中省財政10億元,市縣財政29.86億元,累計過橋扶持企業7229戶,周轉金額383.83億元,周轉次數9.63次。放大省小額票據貼現中心作用,今年上半年,省小額票據貼現中心累計完成貼現業務49853筆、共貼現244.37億元。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境內上市公司6家,其中民營企業5家。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政策性擔保體系凈資產672.47億元,在保余額1763.35億元,服務小微企業4.7萬戶(含個體工商戶和農戶)。
六是抓對外開放合作,進一步擴大外引內聯成效。加快中德(蕪湖)中小企業合作區建設,開展中德技術培訓、人才交流、企業合作等交流活動,簽約項目25個,總投資13億美元。組織600余家民營企業參加第121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第27屆華東出口商品交易會等境內知名展會,達成意向出口成交13億美元。加大外貿政策支持力度,出臺《關于2017年我省外貿促進政策的通知》,從支持投保出口信用險、開拓國際市場、培育外貿主體等十個方面進行支持。引導民營企業搶抓“一帶一路”機遇,對民營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以及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給予支持。今年1-6月,全省新批境外企業19家,其中民營企業15家,占新批企業數的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