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4-07-172668人次瀏覽
生產車間內,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火力全開;項目工地上,一個個創新項目接續“上新”、火熱推進……盛夏時節,黃山大地隨處可見加力提速發展的生動圖景。
今年1—5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工業經濟保持平穩運行。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效益繼續保持增長,1—5月,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34.8億元,同比增長6.3%;利潤總額10.58億元,同比增長11.9%……鮮活的數字背后,是我市不斷推動工業經濟釋放強大活力的火熱實踐。
企業發展加“數”煥新
把碳素鋼及合金鋼等黑色金屬經中頻電爐12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加熱,再經過制坯、預鍛和精鍛后進行切邊、沖孔,一個個汽車鍛造零部件便被生產出來……在歙縣經濟開發區的黃山鑫聯精工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11條生產線正滿負荷高效運轉。
作為全省汽車零部件鍛造行業領軍企業,黃山鑫聯精工機械有限公司主要生產中高檔汽車的發動機系統、轉向系統、底盤制動系統等安全部件,是博世、采埃孚、舍弗勒等國際汽配企業主要零部件供應商。
在傳統觀念中,鋼鐵行業往往與能耗、污染等負面詞匯聯系在一起。而黃山鑫聯精工機械有限公司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通過優化工藝、推動裝備和技術升級,打造安全、綠色、智能的現代化制造企業。
“這兩條全自動化加工生產線是我們在2022年和2023年陸續投入使用的,以前一個工人只能同時操作4臺機器,現在可以同時操控8臺,以前每個人每天做500個部件,現在可以做1000個。”公司生產部主管劉磊表示,全自動化加工生產線在節約人力成本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公司還應用了機械手,實現了多品種、批量化的智能單元化生產。
“去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29億元,今年我們的目標是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公司行政總監王瑜梅告訴記者,不遠處,公司二期智能化廠房正在加緊施工中,預計今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后將助力企業產值翻番。
數字化升級的腳步遍布黃山大地。在黃山高新區的瑞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無塵注塑車間內,60余只機械手不停舞動,將物料有序放到機臺上進行加工。企業今年“上新”的集中供料系統大幅提升了生產線供料效率。
黃山市瑞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研發汽車小開關、室內閱讀燈、控制面板和模塊的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沃爾沃、吉利、領克、長城、奇瑞等國內外多家知名車企均為其下游客商。
“數字化是方向,智能化是未來。”公司辦公室主任吳誠介紹,為提升企業數字化水平,去年10月,公司2.4萬平方米的電子車頂控制模塊智能工廠全面投入使用,為加快生產提供了強大支持。今年,公司投資6000萬元新建4號廠房,作為汽車關鍵零部件智慧物流中心,中心建成將會大幅度提高原料周轉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
產業培育“碩果盈枝”
作為旅游城市,黃山如何調出最佳“工業處方”?
工業母機類制造業是整個工業體系的基石和搖籃,處于產業鏈核心環節,決定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工業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近年來,屯溪區瞄準工業母機賽道積極布局,主動招商引商,導入長三角優質企業,全力打造工業母機產業集群發展新高地。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黃山屯溪九龍低碳經濟園區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黃山中創精密制造有限公司,25000余平方米的巨大車間內,生產線上火紅的鋼件噴吐著火星一路朝前。投料、加工、檢測、打碼、包裝……經過十余道工序,特種鋼“變身”4—6米長的導軌成品。
工業母機是制造機器和機械的機器,又稱工具機,主要有車床、銑床、刨床、鉆床等。工業母機制造業為各類工業提供各種機械設備,是構成現代工業的心臟。該公司生產銷售的直線導軌正是工業母機上的高階精密型滾動功能部件。
“向‘卡脖子’技術攻關,努力鍛造‘撒手锏’一直是公司的定位和目標。”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裴玉雯介紹,經過多年不斷嘗試,公司終于突破了核心技術難關。目前,公司生產的直線導軌產品在精度和性價比上都完全可以替代國外進口產品,不僅在國內占據了一定市場,在國外也聲名大噪,產品遠銷歐美和東北亞等地。
位于黃山中創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旁的是去年落戶園區的黃山偉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生產非標自動化設備。“我們兩家公司屬于上下游企業,在同一個園區也更方便供需對接,抱團成長,互利共贏。”裴玉雯說。
從著眼一個“點”,到縱觀一個“面”,當前,我市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這個最大機遇、最大紅利、最大勢能,在長三角乃至更廣闊的范圍里,承接產業轉移,發力產業協作,既發展“大塊頭”企業,也發展“大集群”產業,堅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深入實施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3115”行動計劃,著力提升制造業產業集群能級,打造“專精特新”企業“滿天星”,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實現崛起趕超。
“我們將按照‘擴增量、優存量、提質量’原則,把‘五個一批’作為工作主抓手,大力發展綠色智能制造,加強優質企業培育,強力推進項目建設,繼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加快壯大新質生產力,力爭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技改投資、新開工制造業投資均同比增長8%以上。”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汪巖表示。
護航企業“一路繁花”
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也是一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堅實之基。5月,2024年一季度全省營商環境工作評估結果公布,我市獲全省第3名。
“感謝你們在店鋪開業前給予的指導服務,這讓我對經營更有信心了。”日前,徽州區商戶汪順英在區市場監管部門上門開展證前指導時說。為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徽州區市場監管局為經營者提供辦理5項許可證的“證前指導”服務,解決經營者在辦證時因現場核查不合格等原因導致重復提交材料的問題,通過橫向打通部門數據壁壘、豎向理順辦事流程的方式,實現多事項“集成式”辦理,提升企業辦事滿意度。
徽州區的“營商”之道,正是全市創優營商環境的最好現實縮影。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對標省內外一流標桿,聚力推動本質提升,在優化政務服務、回應企業關切、營造親商安商氛圍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提高企業獲得感、社會滿意度。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就要頂格傾聽企業訴求。我市創新開展“企業直通車”為企服務活動,市政府負責同志采取“不打招呼、不聽匯報、直奔基層”方式,定期深入企業為企紓困解難;建立“企呼政應、接訴即辦”工作機制,嚴格落實企業訴求“集中調度、分類處置”等工作流程,確保企業訴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還要下好政策“先手棋”。2019年以來,我市連續6年出臺《黃山市對標提升舉措》,累計制定改革舉措816條。今年以來,針對用水用氣、信貸等領域,我市還制定出臺《五大攻堅行動方案》,推動各領域政務服務質效提升。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更要把工作做實做細。我市推深做實千名干部駐企(項目)服務工程,連續3年選派干部包保服務企業,做實做細政策宣傳、訴求收集、幫辦代辦等各類服務事項。同時,我市面向人大代表、企業家、專家學者等群體,公開選聘營商環境體驗官,積極引導社會公眾參與全市營商環境建設,查找營商環境工作的堵點、難點和盲點,讓企業心無旁騖抓發展。
……
生產線忙碌運轉,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輕裝上陣、大膽發展……我們看到一個個落戶黃山的企業在營商環境的優質土壤“滋養”下繁花似錦、花開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