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科技創新讓合肥加速奔跑
2024-03-152858人次瀏覽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翻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科技創新備受關注。
當前,合肥正奮力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著力引育更多科技型企業,努力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報告摘錄——
“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需要,部署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集成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社會創新資源,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加強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研究。”
合肥實踐——
沿著三國城路以北,19.2平方公里的未來大科學城建設正熱火朝天,已集中布局大科學裝置9個,建設路網項目19個,總長約31.7公里。
合肥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未來大科學城。在生態環境最優的科學島附近,規劃建設19.2平方公里未來大科學城,包括大科學裝置區、成果轉化區、科學家小鎮等“六大功能片區”,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下一步,將加快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項目建設,不斷推進大科學裝置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先進光源、雷電防護等項目建設,科學家小鎮(南區)、深空科學城、中國科大天都校區等項目也將加速推進。未來大科學城片區還將開發科普研學游,打造成為又一個“科里科氣”的打卡地。
“九章三號”“人造太陽”等一批原始創新成果不斷刷新世界紀錄;新獲批組建深空探測、火災安全、電能高效高質轉化、電磁信息控制及效應4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總數達到6個;《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3》顯示,合肥位列全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榜第10位,首次進入全國十強……2023年,聚焦科技引領,這座城市的創新動能持續增強。
今年,合肥還將進一步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高質量服務保障國家實驗室、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加快建設未來大科學城,高水平建設大科學裝置集群、深空科學城、科學家小鎮、科學中心總部園區、科大天都校區等重大項目。
報告摘錄——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激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深化產學研用結合,支持有實力的企業牽頭重大攻關任務。”
合肥實踐——
陽春三月,行走在合肥,各類科技型企業、科創園區集聚,一處處科研院所林立,“科里科氣”撲面而來。
自2016年12月在合肥成立以來,國儀量子就專注于量子精密測量、量子計算及高端科學儀器的技術研發和相關產品的研制。
“2023年,國儀量子成交訂單超5億元,實現連年翻番。”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7年的努力,國儀量子已經成為“獨角獸企業”,其量子精密測量儀器在全球市場占有率領先。
“我們通過原始創新、沿途‘下蛋’和技術整合,打造以量子測量儀器為核心的先進儀器產業集群。”該負責人介紹,2023年企業研發投入占比近30%,600多名員工中,研發人員占比近70%。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更是創新成果的使用者、受益者。
2019年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皖維集團聯合組建實驗室以及建立“研究院公司”合作模式,瞄準行業技術前沿,加快攻克關鍵技術,創新驅動發展碩果累累,以新材料等高端產業為代表的一批關鍵領域科技攻關和重大裝備國產化取得重要進展,偏光片等十大新材料項目全面建成投產。
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堅持以產業應用為導向,合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2023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3.91%、居萬億城市第7位。在各項政策的推進下,2023年,新增國家高企1994家、總數達8406家,三年翻番;新增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809家、總數達11045家,兩年翻番。
此外,合肥還常態化開展重大技術攻關“揭榜掛帥”活動;組建全國省會城市首個場景創新促進中心,持續為企業提供投融資、場景應用等服務,為前沿技術找落地方案,為創新產品找應用場景,助力新技術加速落地、新企業加快成長。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奮進號角已經吹響,合肥向著高質量發展目標大步邁進!
·記者 王駿超·